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平-《明国万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卿认为如何改之?”

    “用一条鞭法的地方,务必将款项开明,如某户秋粮多少,本色多少,漕粮多少等等,虽然一应则算银两,地方账目要详细记录。”

    朱翊钧明白了李幼滋的想法了。

    以前收的东西多,徭役是徭役,如今都用成白银,有的地方官府只照总数收,却没有分开。

    实际上,就是只做了总账,而没有做分账。

    这当然不行,收多收少都是地方官府说的算,朝廷也没有账册可以查。

    人心稳定时,人们做事就会用心,发现弊端就会加以更正,就像几十年前各地自发形成的法则,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好处。

    而人心散漫了,人们做事就不不用心,对各种弊端视而不见,对于公务也是一应应付了事。

    “朕明白了,卿回去后,可写一个章程,要求地方官府务必不能把各色混为一批。”

    李幼滋跪拜离去,看着李幼滋的背影,朱翊钧出神。

    如今大明的人心扭转了吗?

    不见得。

    朱翊钧拿起一份奏疏,同样是为冯惟敏求情的。

    这些人,到底是为冯惟敏求情,还是为自己求情。

    一条鞭法对地方是好事,就怕官员把好事办成坏事,而要行一条鞭法,又需要清丈田亩,了解地方的实际田册。

    “传旨,再有为此人求情者,皆斥责,罚俸一个月,再犯者重处。还有此人,去问刑部进度。”

    圣意难为。

    一封接一封的公文到了地方,地方官员无奈,派人去请冯惟敏,先把此人收押。

    冯惟敏在家中喘喘不安,后悔不已。

    自己得意忘形,以致于有今日之患,朋友来到家里,劝他去避难,躲过这阵风头。

    “皇上的旨意,我又能躲到哪里去呢。”

    朋友听完也叹了口气
    第(2/3)页